草莓常通过无性繁殖为生产提供种苗,而长期使用无性繁殖种苗易使品种退化,病毒感染严重,抗病力减弱,产量,质量,效益锐减,成为生产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。
草莓的组织培养繁殖法是草莓脱除病毒的一种最经济有效的途径。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草莓的脱毒与试管苗繁殖,缩短了草莓繁殖周期,去除体内积累的病毒含量,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,提高了繁育能力和繁殖系数。

简单说草莓脱毒就是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对草莓苗的外植体(一般会用茎尖或花粉)进行脱毒处理,再进行组培快繁扩大数量。
草莓的组织培养繁殖法获得的组培苗比常规育苗生长旺盛,成活率高,能够增产30%~50%,果实色泽鲜艳,果个较大,果形均匀一致,品质良好。
组培育苗法繁殖快,一年内,一个分生组织可以获得几万甚至几十万株幼苗,且不占用地,不受环境的影响,适宜工厂化生产。
草莓行业一直进行的三级种苗繁育体系是指草莓原原种苗、原种苗和生产用种苗三级种苗繁育体系。为了确保脱毒种苗性状的稳定,逐渐形成了四级草莓繁育体系
先把切取的草莓芽进行热处理,然后在无菌状态下,切取分生组织尖端0.2毫米的生长点,在适宜的培养基中培养出试管苗,获得的试管苗要多次反复通过病毒鉴定,确认无病毒携带才能加速繁殖出大量试管苗,再进一步繁殖出原种苗,供生产使用。
由于实验室生长的脱毒组培苗数量有限,成本很高,须进一步扩大繁殖,生产原种苗。
为了防止重新感染病毒,在扩大繁殖中必须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。不能重茬或选择前茬为茄科作物地,用棉隆或氯化苦对苗地进行消毒。三、四月份定植,到九月就可以生产出原种苗。同时,在种植过程中观察草莓的生长结果状况,并检测是否符合脱毒苗的条件。
为了确保草莓苗形状的稳定性,获得的原种苗,要进行第二次种植实验,生长期及时防治病虫害,重视水肥管理,减少草莓重新感染病毒的机会,观察草莓生长状况及各种性状是否稳定,获得高质量的草莓种苗,供草莓育苗农户繁育生产用苗。
生产苗的繁育要选择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定植,管理到位,经过一年的培育后,经检测达到相关规定质量要求的植株为生产用苗。这里我们需要了解一下:脱毒苗,一代苗和二代苗有什么区别?
脱毒苗具有生长快、长势强、繁殖系数高等特点,抗病性、耐热性和耐寒性均强于普通非脱毒苗,基本不用或很少使用化学农药,符合无公害食品以及绿色食品的要求;花序多,坐果率高,且果实外观好、色泽鲜艳、果个大,均匀整齐,畸形果少,产量高。
脱毒苗在生产上有极广阔的推广前景,是种苗繁育的方向。
【申明】文章来源:本文内容转载来源于网络,无法追踪作者,版权归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!